前言
特普会三小时结束会谈称会谈"完美",然而什么实质性协议都没签成。
这场谈判两位主角似乎没受影响,最倒霉是根本没资格上桌的乌克兰和印度。一个被迫接受现实,一个遭遇关税重锤。谁能想到,缺席这场大戏的中国,却成了最大的赢家。
为什么不在局中反而得利最多?为什么说中国是最大赢家?
作者-常
三小时会谈零协议,笑容背后藏刀子
8月15日凌晨,阿拉斯加境内四架F-35隐形战机和一架B-2轰炸机划过天际,这是美军给普京的"见面礼"。
埃尔门多夫-理查森联合基地戒备森严,这是普京近十年第一次踏上美国领土,规格不可谓不高。特朗普满面春风地迎接,两人握手的瞬间,全世界的镜头都聚焦在这里。
会谈室里,气氛看起来很和谐。特朗普侃侃而谈,普京频频点头。三个小时后,两人走出会议室,脸上都挂着笑容。
特朗普对着记者夸夸其谈:"这次会谈非常成功,我给自己打满分10分。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了重要共识。"
普京也配合地表示:"对话很有建设性,双方都展现了诚意。"
可是等记者们追问具体成果时,画风突变。停火协议?没有。制裁解除?没谈成。土地交换?只是提了提,没定论。
说白了,除了拍照握手,这场被全世界瞩目的会晤啥实质性进展都没有。
更有意思的是,特朗普会后的表态开始变味。他轻描淡写地说:"我们在土地交换和安全保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。"
然后话锋一转:"不过最终还需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意,俄乌停火协议能否达成取决于乌克兰。"
泽连斯基听到这话,估计心都凉了半截。更扎心的是,特朗普还补了一刀:"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,而他们不是。"这哪里是在谈判,分明是在分配战利品。
软的被人捏,硬的让人怕
这场会谈最大的看点,不在台上,而在台下。印度比乌克兰还冤枉,人家连台都没上就挨了闷棍。
就在峰会前几天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布,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征收50%"次级关税"。这个词听着陌生,说白了就是"连坐制裁"。你敢和我的敌人做生意,我就收拾你。
印度瞬间成了第一个倒霉蛋。
可中国呢?同样在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,特朗普却说"现在不必考虑对中国加征制裁"。这不是偏心,这是现实。
为什么同样的事,待遇天差地别?就一句话:软的被人捏,硬的让人怕。
印度面对美国压力时,嘴上说"不向美方低头",行动上却迟迟不敢卸下俄油轮。港口摆着船,却装作没看见,这不是策略,这是心虚。
中国的反应完全不同。面对特朗普的威胁,中方的态度很明确:购买俄石油是中国自己的事,根本不把关税大棒放在眼里。
8月11日,特朗普刚签署行政令,要对中国商品加税,中国海关总署立马发布公告。因"检疫不合格",拒绝三艘来自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入境。
这一招够狠。
美国中西部是农业大州,是特朗普的基本盘。中国打大豆,就是打他的政治神经。
特朗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。他想制裁中国,但也知道,制裁会加速中俄金融脱钩,反而打破自身优势。苹果、沃尔玛、亚马逊、特斯拉都在给白宫施压。
如果此时对中国加税,美国零售产业链将承受巨大压力。所以特朗普选择了退一步,收起关税大棒。
这就是实力决定话语权的最好注解。你有反制能力,别人就得掂量掂量。你没有,就只能任人宰割。
印度原本希望接住中美贸易战外溢的订单,打造"世界工厂2.0"。可随着中美"暂时和缓",跨国资本又开始回流中国。
印度的算盘,打得响,落得空。
不在牌桌却赢最多
中国这次没有参与会谈,却成为最大的实际获益者。不是因为运气,而是因为战略。
普京在"特普会"中并未提及中方能源合作问题,而在事后主动帮助中方协调俄油出口节奏。这不是做慈善,而是回报。
中方在俄乌战争初期并未落井下石,始终保持正常贸易往来。俄罗斯经济在西方制裁下岌岌可危,中国的"不断供"就是生命线。普京当然要珍惜这份情谊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的战略定力在此刻显现。既不卷入冲突,也不站队美国,却用"合作互信"换来一张张长期收益的筹码。
中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85%。今年中俄还计划在迪拜、阿拉木图设立结算中转站,作为离岸枢纽。
这对美国的金融制裁体系是一次实质打击。
美国的"二级制裁"威力之所以强,是因为全球结算离不开美元。但如果交易脱离美元系统,美国的制裁工具就会变得钝化。
特朗普深知这一点。他当然想制裁中国,但也明白,制裁会适得其反。
会谈期间,普京专程到军事基地悼念二战牺牲的苏联飞行员。在记者会上也着重强调二战历史。此举与中方"不谋而合"。
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打着实用主义的算盘,在欧洲和亚洲制造"历史虚无主义"叙事。挑战二战成果和战后秩序。
而中国下个月也将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。既是向西方,也是向世界表明捍卫二战成果和战后秩序的决心。
从这个角度看,这次会晤侧面烘托了中方的大国智慧。这算不算是"无心插柳柳成荫"?
中国受益不止能源。美俄对话,给全球经济注入了一点稳定因子。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,制造业强,市场大,美国不敢轻易脱钩。
峰会后,特朗普没提中国加税,等于默认中俄贸易继续。这对全球能源链也好,俄罗斯卖油,中国买,稳住价格。
中俄能源合作继续,俄罗斯稳经济,中国保能源安全,双赢。
看透游戏规则的人,永远不会输
这场特普会暴露了国际博弈的一个深层规律。不是谁的声音最大谁就赢,而是谁最懂游戏规则谁就占便宜。
乌克兰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,就能获得无条件支持,结果发现自己只是棋子。
印度以为自己可以左右逢源,两边讨好,结果成了出气筒。
中国看似什么都没做,实际上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。这种差距,不是偶然,而是战略眼光的差距。
从更大的格局看,这次峰会释放出了一些重要信号。特朗普一边放话"愿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",一边又说"和平不一定需要乌克兰同意"。
同时,他放过中国,加码印度,将"次级关税"制度化。试图用关税工具重塑全球供应链。这一切看似杂乱无章,实则逻辑清楚:谁软打谁,谁硬让谁。
欧洲在这场博弈中也很尴尬。马克龙公开喊话,称事关欧洲安全,欧洲必须参与其中。可特朗普压根不理会,只是事后开个视频会,给他们打个预防针。
一场俄乌战争让欧洲"失血",现在特朗普又利用关税"薅羊毛"。欧洲在政治、经济、能源、安全等各个方面都在沦为美国的"附庸"。
中国这次的表现,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。不是每场游戏都要参与,不是每个选择都要立即做出。有时候,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策略。
在这个急躁的时代,战略定力显得尤为珍贵。也许这就是中国这次"躺赢"给我们最大的启发。
结语
特普会看似没有赢家,实际上每个参与者都在按照自己的逻辑行动。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争夺台前的风光,而在于把握台后的机遇。
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,战略定力将比一时的强势更有价值。以不变应万变,往往能在变局中找到最稳的那个支点。
信息来源
民信配资-360配资-配资网上配资-正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