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《菜根谭》应酬篇2:与人不轻喜怒,与物不重爱憎弘一法师说:“凡是你想控制的,其实都控制了你,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,天地都是你的,大道至简,无欲则刚,无为则无所不为”。内心世界平静淡然,才不会被人容易看透内心,不过于看重事物,才不会被事物控制。“无为则无所不为”是做人的最高境界,人际关系中也应该如此,喜怒不轻发,好恶不外泄。涵养明澈之心,做个清醒之人。【原文】:士君子之涉世,于人不可轻为喜怒,喜怒轻,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;于物不可重为爱憎,爱憎重,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。图片
【注释】:①、君子:有才德的人,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。②、涉世:接触社会,经历世事。③、心腹肝胆:指内心的情感。心腹,真情,真意。④、窥: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,暗中察看。这里指看破,觉察。⑤、意气精神:意识情绪。⑥、悉: 全,都。⑦、制:制约、控制。【译文】:有才德的文人接触社会与人交往时,不可以轻易表露出喜怒的情绪,喜怒的情绪一旦表露出来,内心世界就很容易被人看透;对待事物不可以表现出过分喜爱或憎恨,如果过分喜爱或憎恨,意识情绪都会被事物制约、控制。图片
【感悟】:“于人不可轻为喜怒”,“于物不可重为爱憎”,常言说:“喜怒不形于色,好恶不言于表”,是一种境界,是一种有涵养的表现。修身养性,找到内心的平和宁静,不轻易展现自己的喜怒爱憎,才能做到“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”。为人处世,不可以过分轻易地对别人表露欢喜与愤怒的感情,是待人的分寸感。对于各种事物来说,不能过于喜欢或者憎恶,是接物的分寸感。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利益关系中,应该把握的分寸。把握好这种分寸感,内心情感、精神意志可以自由自在。“于人不可轻为喜怒”,“于物不可重为爱憎”,处世经典,很有人生的指导意义。图片
莫言的话,道出了人际交往的技巧:“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,不分享喜悦,不炫耀成功,不说三道四,不假装聪明。你要知道,人性最大的恶就是,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。越聪明的人,人前越是装糊涂,越无脑的人,人前越爱显精明。”适当隐藏自己的好恶爱憎,隐匿自己的想法,就不会受制于人,不会受制于物。读《菜根谭》,颠覆了我的认知。我曾经以为纯真,天真无邪,是美好的品质,现在想起来那只是孩童世界里必不可少的童话。而成人的世界,需要的是矜持 ,深藏不露。需要的是“与人不轻喜怒,与物不重爱憎”。很喜欢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: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。读《菜根谭》,读懂了,悟透了,开始对自己有所要求,有所约束,从情感的表达,到欲望的把控。顾虑他人和保护自己兼得,让自己多一些顺利,少一些挫折;多一些快乐,少一些烦恼。图片
网图侵删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民信配资-360配资-配资网上配资-正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