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最近不少朋友给老郭留言,说天天喝黄芪泡水,补气倒是补得挺好,可特别容易上火!
确实,黄芪味甘性微温,专补脾肺之气,但温补过度,体内阴液跟不上,就容易出现口渴、便秘这些上火之象。
黄芪+麦冬,补气不上火能把补进去的气化成津液,要做到这一点,得给黄芪找个既能补阴生津、又不会相克的搭档。麦冬!
黄芪:甘温,走脾肺经,擅长固表提气。
麦冬:甘微苦、微寒,入心肺胃经,长于养阴润燥、清心除烦。
一个温,一个凉;一个补气,一个养阴。两者阴阳同调,正好把补气与不上火给折中了。
图片
为什么是“黄芪+麦冬”《医宗金鉴》里有“生脉散”(黄芪、麦冬、五味子),就是用来救“气阴两虚、汗多心悸”的。把五味子去掉,留下“黄芪+麦冬”,既保留益气生津的大框架,又避免五味子的收敛太强,适合日常茶饮。
现代药理
黄芪中的多糖能提高免疫、改善心肌代谢;麦冬富含皂苷和多糖,能增加唾液分泌、缓解心肌缺血。二者联用,实验验证有抗疲劳、调节血压、保护心肌的协同效应。
黄芪麦冬水怎么泡步骤做法解释选材黄芪15–20克、麦冬10–15克中等体质按此量;气虚明显或阴虚明显的,可酌情加减泡法温水先冲洗一次,冷水泡半小时后再上火小煮20分钟先泡再煮,药性析出更充分饮用分早晚两次温服,一天量刚好一壶徐徐渗透持续时间连喝7天为一疗程情况有缓解可停两天小贴士:夏天怕燥热的,加2–3片鲜百合;秋冬唇干舌燥的,加1小把枸杞;血压偏高的,可再点入3克决明子。
图片
哪些人最合适?哪些人要慎用?适合
动不动就累、稍走路就气短的气虚的人;
出汗多、舌红少津、睡觉易醒的气阴两虚的人;
久咳不愈、肺气不足又怕燥热的老烟民。
慎用/禁用
感冒发热、咽喉红肿正“邪热”时,别补;
舌苔厚腻、口气重、湿热壅盛者,先祛湿再说;
血压极低、脉象大虚者,剂量要请中医师调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民信配资-360配资-配资网上配资-正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